春蘭又叫山蘭或者草蘭,多產(chǎn)于溫帶。春蘭是中國栽培歷史最久的蘭花之一,在眾多的古詩古畫中,都有對春蘭的描述。葉子長約20-25厘米,狹長而尖,邊緣粗糙,葉叢生而且剛韌,具有肉質根和類似于球狀的擬球莖。在春分前后,根際要抽出花莖,在花莖上有白色的膜質苞葉,頂端著生花芽。春蘭適應能力較強,廣泛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貴州、浙江等地的林緣、林中空地、灌叢草地、多石的濕潤山坡上。春蘭有許多名貴的品種,而且香氣濃郁。春蘭主要特征如下:
根:根肉質、白色、細長,長圓柱形,長20-40 cm、直徑0.5-0.8 cm,偶有超越此范圍者。根由基部至尖端漸細,通常無分枝。
莖:假鱗莖較明顯,稍呈球形或橢圓形,較小,包藏于葉基與葉鞘內(nèi),成叢集生,高1-1.6 cm,直徑0.8-1.5 cm。
葉:4-7枚,有的品種更多,叢生,狹帶形,長約20-55 cm,有的可達60-100 cm,寬0.6-1.7 cm;葉薄革質,邊緣具有細銳鋸齒,葉脈明顯,質地柔軟,綠色至深綠色,葉面較平展。
花:春蘭2-3月開花,2月中旬為初花期,2月下旬至3月上旬為盛花期,3月中旬開始為末花期?;ㄝ阕约?a href="/bingchonghai/linjing/" target="_blank" title="鱗莖">鱗莖基部鞘狀葉內(nèi)側生出,圓柱形,直立,短于葉片,長2-15 cm,每葶1花或2花,花朵直徑4-8 cm,多有香氣;花色變化較大,從淺黃綠色、綠色、黃白色、淡褐色到其它各顏色,一般具雜色脈紋和斑點。
春蘭的養(yǎng)植方法是什么?
春蘭葉片具有下陷的氣孔和較厚的角質層,所以比較耐干旱,因此需水分不多。經(jīng)常保持蘭土“七分干、三分濕”。春蘭孕蕾期,宜保持濕潤,但也不能過濕。一般情況下,春季2~3天澆1次,盆土稍干一些為好;夏天氣溫髙,每天澆1次水;秋季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;冬季澆水最好少量。
春蘭最忌諱施濃肥。新植株第一年不適宜施肥,待新根生長旺盛時才可以施肥。一般情況下,從4月起至立秋止,每隔15-20天施1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餅肥水即可。夏季天氣炎熱,最好停止施肥。施肥時間在傍晚進行。施肥的過程中不要使液肥沾污葉片。
春蘭現(xiàn)蕾后最好選留一個長勢最好的花蕾,其余的全部摘除。春蘭開花10~14天左右可將花朵連同花莛一起剪去,以減少養(yǎng)分消耗,不要等到花自然脫落后再剪。
春蘭與建蘭的區(qū)別是什么?
很多的花友不能區(qū)分建蘭與春蘭,這里我們主要對比一下建蘭與春蘭的不同之處:
▲建蘭
1.建蘭的葉片數(shù)量比較少,而且比較壯的苗也都在五葉以下,而春蘭則葉片的數(shù)量比較多,壯苗一般都會在五葉以上。
2.建蘭的葉片在葉尖有少許銀齒不太明顯,春蘭葉緣的銀齒比較明顯。
3.建蘭的假鱗莖比春蘭的要大很多,春蘭相對較小。
4.建蘭的葉片比春蘭的要寬,而春蘭的葉片比起建蘭的葉片硬而且很粗糙。
5.建蘭的葉甲周圍徑比較粗大并且伴有紅絲,春蘭則比較細圓而很少有紅絲。
6.在野生的建蘭的葉子更有光澤,根也比春蘭的小。
本文地址:http://szxysoft.cn/articles/garden/2515.html